农文旅深度融合 内蒙古风情正美

东部草原森林辽阔,牧歌悠扬,牛羊遍地;中部沟壑林立,民居瓦舍诉说岁月之歌;西部沙漠雄浑,绿洲村落点缀其间,驼铃悠悠——近年来,内蒙古按照乡村旅游重点村“一村一规划”原则,对有潜力的乡村整体规划设计、分类指导建设,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好产品”转化为“好收益”

近年来,内蒙古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整合乡村丰富的自然、农业资源,挖掘深厚文化底蕴,发展特色农业及乡村旅游,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文创产品、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方式,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得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的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是兴安盟“晓景计划”的起源地,这里的乡亲们可以通过“晓景农旅”微商城,将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送到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

2013年,大学生村官齐晓景带着村民在平安村开启创业之旅,此后几年间,展翼合作社和番茄公社相继在平安村扎根。

平安村的乡亲们也开始投身乡村旅游,通过采摘餐饮、民宿开发、农耕研学等多种方式,将生态、生活、生产融入乡村振兴。2023年以来,平安村番茄公社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新增“管家大嫂”等67个就业岗位。

平安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发自豪地说:“晓景一直说自己就是家乡这片土地‘孵化’出来的乡土人才,希望乡亲们能吃上旅游饭。”

内蒙古乡村驻村书记们想方设法帮助村民闯路子、出点子。在第七届内蒙古非遗年货节暨内蒙古老字号、就业帮扶车间展销会上,310个商家、近万款产品参展,驻村书记们参会推介,忙得不可开交。

“一定要让咱们武川好物成为市民游客的年货优选。”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哈乐镇德胜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勇的带动下,驻村书记们纷纷变身好物分享达人,拍摄短视频,帮助乡亲们把“好产品”转化为“好收益”。非遗年货节期间,驻村书记们拍摄的短视频点击量过万,线下销售达10万余元。

文化特色转化为旅游活力

以帮扶特色文旅开发为着力点,内蒙古采取项目扶持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兴安盟阿尔山市是文化和旅游部的定点帮扶对象,也是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按照“慢种慢养慢生活”的产业发展理念,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走出一条种植、养殖、民俗、民宿多元并举新路径,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西口村也是远近闻名的艺术村,主题不同、风格各异的墙绘将村子装点得五彩缤纷。西口村还对文化特色进行提炼,打造文化IP,开发设计出“西西”“皮皮”“呆呆”等文创产品,并利用“阿尔山乡村振兴直播站”开设电商店铺,组建新媒体团队,塑造西口旅游品牌。目前,西口村在抖音、快手平台的官方账号浏览量接近千万。

“我们通过举办杏花节、乡村艺术季等活动,实现年均接待游客1.3万人次、村集体增收25万元。”文化和旅游部派驻西口村第一书记丁哲信心满满地说,“村里的农牧业、文化艺术和旅游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发展,多元融合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文化繁荣赋予了乡村旅游独特内涵。内蒙古还通过“村晚”大舞台让老百姓展示才艺,通过非遗线路串联起各个村落,吸引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同时,内蒙古将非遗融入农庄牧场、乡村民宿、民俗演艺等乡村旅游业态中,焕发了乡村新的生命力。2023年,赤峰市喀喇沁旗、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入围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业态创新转化为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内蒙古以“北疆文化”为引领,聚焦游客最关切的问题,在持续强化自驾游首选地、露营游佳选地、度假游必选地、康养游优选地建设的同时,把做“好”与做“活”贯穿到乡村旅游各环节中。

为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体验的新需求,今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民宿发展现场观摩会在乌兰察布举办。会上明确提出,各地发展旅游民宿应结合当地实际,找准定位,加强规划,利用市场和资源优势,优先发展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优越、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让“小民宿”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今年,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乌兰哈达望山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成为自治区第二家甲级民宿。

为引导民宿产业规范发展,内蒙古推出一批有故事、有体验、有品位、有乡愁的旅游民宿,策划推出百余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民宿+文创”“民宿+研学”“民宿+康养”等系列主题,推动乡村文旅风景变成研学课堂。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邬韶峻介绍,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内蒙古坚持多元发展,探索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新途径,积极推广“民宿增效”等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内蒙古乡村旅游的“乘数效应”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