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巴蜀盛景 聚旅游动能——重庆文旅迎来新面貌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黄汉鑫 李 宏《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14日 10版)

今年7月,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传来好消息。融合了佛、道、儒三教文化的宝顶山、石篆山等“五山”石刻正式向游客完全开放。沿着途经四川乐山、资阳的“石窟寺文物主题游径”而行,游客将在大足饱览“三千诸佛云中现”的盛景。

近来,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契机,一边摸清家底、练好内功,一边激发活力、聚合动能,重庆各地文旅事业和产业正迎来新面貌。

有序推进川渝石窟寺等文化保护传承项目

清晨,柔和的阳光洒向大足石刻,一片宁静祥和,依稀可以听见山涧流水和林间鸟鸣。走进景区深处的圆觉洞,眼前一片忙碌景象——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馆员蒋晓菁和同事们正在抓紧给宋代的造像做“体检”。

再过一会儿,圆觉洞将迎来游客。在这略显昏暗的洞窟里,“文物医生”必须和时间赛跑。

“圆觉洞是典型南方潮湿环境下保存的石窟寺,文物普遍存在石质风化、彩绘粉化起甲、金箔开裂脱落等问题。为了精准服务后期文物修缮工作,我们于2022年开启了针对圆觉洞的各项勘察。”通过里氏硬度计、红外热成像仪、显微相机等设备获取石像表里各项数据后,蒋晓菁仔细地在图纸上标注出文物不同位置的病害,以便“对症下药”。

自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川渝两省市在2022年联合印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以来,川渝已8次召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联席会议,每年协同推动文旅合作事项近30项。川渝石窟寺等文化保护传承项目正作为重要内容被有序推进。

“全国约有6000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川渝占了近一半。目前,围绕《巴蜀石窟全集》的编纂,两地已完成146处石窟寺考古调查,涵盖了近4500个龛窟图版及数据采集。”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介绍,随着多学科联合的文物保护模式经验越发成熟、成果逐步丰富,川渝石窟寺的文物保护和文旅开发将涌现更多亮点。

深度统筹优质文旅资源

“彩灯的种类形式多样,如何阅读解剖图纸?必备什么工具?”近日,在重庆铜梁的一堂龙灯彩扎培训课上,来自四川自贡的龙灯彩扎师傅李双弟正向学员们倾囊相授龙灯彩扎的技术要领。

“这些年,我们把非遗‘铜梁龙’舞向了世界,还与成都、自贡等11个地方成立龙文化旅游联盟,展开巴蜀龙文化活动、龙灯彩扎产业和人才等交流与合作。”铜梁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李亚说,仅联手自贡彩灯企业共建的铜梁龙灯彩扎基地一项,就创造了逾1000万元的年产值。铜梁还与毗邻市县共商游客互送、组团参加节会,互推游客5万余人次,一起做大文旅“蛋糕”。

放眼川渝两地,建起了川渝文旅企业联盟、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等36个区域化、专业化文旅合作联盟平台,两地深度统筹优质文旅资源,持续开展“成渝地·巴蜀情”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巴蜀合唱节、川渝曲艺展演大会、川渝乐翻天戏曲交流展演、川渝“阅读之星”诵读大赛等区域品牌活动累计157场次,吸引两地近5800万市民积极参与。

协同优化跨区域文旅公共服务

“蒜泥白肉一片就有这么大!麻婆豆腐麻辣鲜烫味道佳……”夜幕降临,在重庆万州天生城文旅街区,俏皮欢快的四川车灯节目《好吃嘴》为火热的夜晚又添上一份热闹。一场由川渝两地曲艺大咖和草根笑匠带来的“川渝乐翻天”喜剧幽默节目交流展演,逗得台下的观众合不拢嘴、连连叫好。

“台上这些重庆的段子、四川的言子儿,听来有共鸣,很亲切。”来自四川南充的游客陈文敏被热闹的节目吸引,一听就入了迷,从连台的好戏中收获了满满的惊喜。

“川渝还协同优化跨区域文旅公共服务,两地推进文化旅游领域便民利企措施川渝通办,实现6项行政审批共享互认,方便两地居民的文化旅游生活。”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朱茂说,重庆开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主题列车150余趟,整合川渝景区、演艺产品100余个。2023年起两地文化旅游部门发行“百万职工游巴蜀”年卡,推出旅游线路100余条,累计带动出游160万人次。

“沿着巴蜀这条文脉悠长的文旅走廊,两地正在协同探索文化和旅游资源集聚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模式。川渝联合规划建设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就是双方探索的成效之一。”朱茂说,川渝两地将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服务效能,协同塑造文旅融合发展精品,协同打造巴蜀文化新名片,共同培育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圈,携手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